書伴我成長,共建書香校園
溫樹娟
之前有段時間,網(wǎng)絡上有個段子很火:說一大學男生畢業(yè)時送同寢室的同學坐高鐵。臨上車前,笑著對室友說了一句:“我去買幾個橘子,你就站在此地,不要走動?!笔矣雁读艘幌?,幽幽地回了一句:“都快走了,還買什么橘子!”很多人表示沒有理解,于是有人長嘆一口氣,這年頭,不好好讀書,連段子都看不懂了。其實,讀過書的同學都知道,這翻對話是出自朱自清先生的《背影》一文。文章描述了父親在火車站送兒子的情景,這是父親叮囑兒子的話,也藏著對對方的不舍和想念。里面的細節(jié),想必在座的同學都知道。而這樣一句很“有文化”的調侃,比千言萬語更有力。
通過這個事例,我想告訴大家一個很簡單的道理。那就是“不讀書,真可怕”。
關于讀書,我們在校園曾做過一個這樣調查,第一,你的父母在家會有經(jīng)常讀書的習慣嗎?第二,如果放假的時候,老師沒有布置讀書任務,你是否還會堅持看書?調查結果是:全班56個人中,父母在家經(jīng)??磿闹挥?個人,僅占了16%,而同學們在家會樂于看書的也只有12人,約占了21%。
這個調查結果,其實也在我們的意料之中。我們不妨看看我們身邊,刷朋友圈、聊游戲、聊電視劇的有很多,卻有幾個人能在一起聊一聊最近看的書?聊一聊有什么心得體會和收獲呢?
蘇州大學教授朱永新曾說過,一個人的精神發(fā)育史,應該是一個人的閱讀史。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,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民族的閱讀水平;一個國家誰在看書,看哪些書,就決定了這個國家的未來。
可調查報告顯示:2017年我國成年公民人均紙質閱讀量為4.66本,人均電子書閱讀量為3.12本,總共也只有7.78本。但在以色列人口不足一千萬,建國時間只有70年的國家卻高度重視閱讀。就是這個小小的國家,諾獎獲得者就8位。而縱觀諾貝爾獎歷史,獲獎者中有猶太血統(tǒng)的比例高達18.5%。這個民族哺育了馬克思、愛因斯坦、柴門霍夫等等一批人類最杰出的人。而我們國家,到目前為止,獲得諾貝爾獎的只有莫言和屠呦呦兩位??戳诉@組數(shù)據(jù)對比我們有什么感想?是不是跟我一樣,有一種危機感?我們在閱讀上的落后,或許在若干年之后,就是國民精神文化的落后!我迫切地感覺到:養(yǎng)成閱讀習慣,倡導校園全民閱讀,迫在眉睫。
也許有人會說,我也想讀書呀,但是沒有辦法讀。我們在學校,功課太忙,沒有時間讀,沒有精力讀,也沒有那種悠閑的心情閱讀。其實大家心里都明白,閱讀本來就是學習的補充,也可以是很好的放松。很多人在平常學習中有很多碎片化的時間,寧可選擇去打鬧,逛校園,跑超市,也不愿意靜下來,好好讀一本書,還美其名曰“不是我不愛讀書,只是因為我太忙碌”!
同學們,在我們電子設備這么多樣而豐富的今天,在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快餐化的時代里,我們是不是需要保持一份精神的追求,是不是需要填補一下我們思想上的不足呢?沉下心來,只有閱讀,能夠讓我們做到。
為此,我向全體師生倡議,希望大家積極參與讀書活動,認真完善班級圖書角和積極進行書香教室的建設,建立“好書交換站”,同學共讀,師生共讀,與家長共讀,在“讀、寫、換、賽”的過程中共同分享讀書的樂趣。讓我們與書為伴,與書為友,共同營造書香校園!讓讀書成為習慣,讓濃郁的書香能夠充盈廉實校園的每一個班級,每一名同學,讓師生共同讀書成為學校一道永恒而亮麗的風景線。讓讀書生活,伴隨著我們成長的每個腳步,更加自信、充實地走向美好,走向未來!我的發(fā)言完畢!